咨询热线:

13093190053
新闻中心

专访权大师创始人孟潭:“知识产权产业服务***人”是如何炼成的

发表时间:2021-12-30 15:00:00 | 浏览:1467次

孟潭从椅子前站了起来,几步走到玻璃白板前,拿出笔刷刷画了起来,“你看,这就是一个数据-工具-服务闭环,你说市场空间有多大?”


我们已经在会议室里整整聊了4个小时,从天亮聊到了天黑,但越聊越觉得亢奋,毫无倦意。


孟潭是知识产权产业服务平台权大师的创始人,权大师从2017年6月起商标申请代理量全国***,一直持续至今,成为知识产权产业名副其实的闯入者、互联网革新者。创始人孟潭本人,业内有人顺理成章地称其为“知识产权产业服务***人”。


不过,由于知识产权本身的***性,以及权大师的用户主要是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代理人和申请商标、***的企业,权大师对公众来说仍然有几分陌生,其商业模式和成长性的理解也需要更多的阐释。


“产业互联网已经进入衣食住行各个领域,而知识产权领域的产业互联网变革才刚刚开始,这就是权大师的使命。”说这句话时,孟潭因为连续出差,前一天晚上只睡了两个小时,但她目光坚定,铿锵有力。



01

迷之自信:

一个高中生,拿着县委书记批条,跑遍全县



孟潭的故事要从湖北一个县城讲起。


1982年,孟潭出生于湖北东南部咸宁市下面的通山县,这是一个距离武汉200多公里的县城。18岁之前,除了因为考试去过一两次武汉,孟潭几乎没有出过县城。


在这个被称为边远“七线小县城”里,孟潭度过了家教极为严格的小学和中学。由于父母都是老师,从小不让看电视,只能看书。母亲给她买了很多书堆在家里,包括各种文学经典,孟潭会背着父母把书折成纸飞机给同学玩,当然也免不了被狠狠骂一顿。


作为教师子弟,虽然失去了不少自由,但孟潭收获了***重要的一个品质,就是从小不惧怕权威。教她的老师都是院子里的叔叔阿姨,她不需要用看权威的眼光看他们。课堂上,老师出的题目做不出来,孟潭会举起手说,“老师,题目出错了”。这种敢于挑战权威的思维延续到了她现在进行的创业里。


因为是教师子弟,功课很好,孟潭经常被老师喊过去帮忙批改作业,甚至连同学们的日记也由她批改。小时候并不懂得保护隐私这些概念,看到好玩的她就会讲给其他同学,这样就会惹同学们不高兴。


孟潭有时候会被同学疏远和排斥,她经常因为这件事而苦恼。但她也生出一种“迷之自信”:你不认可我,没关系,让时间来证明,我是靠谱的。这种自信开始生长出自我和他人的链接,慢慢让她懂得共情同理,今天如果有人跟她吵架,她会马上跳脱出来,站到对方的角度去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为什么会这么想?


中学时期,孟潭还做过两件今天看来颇有几分“胆大妄为”的事情,这些事情就像一种隐喻,为她的创业精神埋下伏笔。


高二那年,政治课讲到集体经济,孟潭就想,通山县集体经济是什么样子的?她拿起家里的黄页,一个电话就打到了县委书记那里。她今天还记得书记姓马,马书记说,那你明天来县委找我。


第二天,孟潭就去了县委。她记得那是一个“超级大”的办公室,书记就坐在办公桌后面。书记写了一张纸条,让她找县商务科科长,上面写着“请配合孟潭同学调研!”。孟潭激动地骑着自行车就去找科长,那是冬天,一路上摔了好几次。***后科长给她安排了乡镇里的六七家企业。


孟潭接连走访了六七家企业,***后写了一个调研报告。当时正好期末考试结束,老师碰见孟潭,说你怎么好久没过来批改作业?她说,我去调研企业去了。老师不信,她就把县委书记的纸条拿了出来,老师大吃一惊。


另一件事发生在高一的时候,孟潭有一天对妈妈说,我要一个人把乡镇全部走一遍。她就真的去走了,从一个乡走到另一个乡,就像作家余华笔下的“***次出门远行”。她从一个山沟走到另一个山沟,遇见的同学就会陪她一起走,等走到***后,身边已经有十几个同学了。


“我一直记得一个高中同学对我说的话,她说,孟潭你会特别与众不同。”孟潭那时候总想,“为什么我感受到的是我的感受?我一定是有很重要的使命的。”说完大笑起来。



02

真者不惑,拥有技术的力量才能弯道超车



孟潭进入知识产权行业也颇有几分传奇色彩。


高考填志愿,她报考了西安一所大学,结果通知书来了,却是湖北当地的华中师范大学,原来父母想让她做老师,背着她悄悄去县里改了志愿。


考研的时候,有一个远方叔叔说,北京科技大学是市长的摇篮,考北京科大吧。她就填了北京科大,被录取为通信***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有一个朋友正好去德国交换,回来跟她讲,知识产权这个行业特别好,将来很有发展前景。孟潭就报考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务员,结果笔试成绩很好,面试也不错,***后却没有录取。


她又报考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属事业单位,又没被录取。面试官说,你不适合做文本工作,适合做管理、销售。她就很不服,你不试怎么知道?


当时的面试官,现在被孟潭挖到了权大师工作,后来对她讲,机关招人,喜欢看起来老实可靠,能埋头干活的,你这张牙舞爪,话那么多,谁敢招你?


孟潭接二连三被拒,心灰意冷。正好有一个知识产权专场招聘,朋友问她要不要去,她说不去了,结果朋友替她投了简历。等面试的时候,她学会收敛了,面试官问,你喜欢什么?她说,喜欢看书,***后被一家排名靠前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录取了。


孟潭热情、爱折腾,又具备强学习能力,很快她在公司里就脱颖而出。公司的客户是华为、腾讯这样的大企业,帮助他们申请海外***。一般代理员拿到项目,简单地把中文翻译成英文就交差了。孟潭却喜欢改来改去——这样行不行?那样是不是更好?她经常给客户出三四套方案。


干到第4个月,华为就给事务所寄来了一封对孟潭的表扬信,这是事务所接到的***封来自华为的表扬信。后来,腾讯这样的大客户在递交项目时,常常会指定孟潭来执行。


工作两年后,孟潭决定要跳一跳,她觉得早晚有一天要开自己的事务所,那就应该去甲方学习一下工作流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一天,办公室里一个女同事在电话里吼,“家里明明有半个萝卜,为什么还要再买个白菜!”那一刻她就在想,这是我想要的人生吗?我要离开。显然,她不想看到30年后的自己,不想继续坚持波澜不惊的事务所办公室生活。


虽然当时可以选择去华为、腾讯这样的大公司,但***终她选择了去一家曾经服务过的企业:书生网。在事务所工作时,这家企业是甲方,也是出了名的难搞。创始人是一位知名计算机科学家。正常的案子三天,他的案子要三个月,要求很高。别人都不喜欢接,但只有孟潭愿意做。


有一次,孟潭直接指出他们的算法有问题。科学家怒了,打来电话,你们是谁呀?竟然敢质疑我的算法!孟潭就跟他讲算法哪里有问题。科学家一愣,一琢磨还真是有问题。


不打不相识,这家公司后来所有的活基本上都是由孟潭来做。科学家一直以为孟潭是一位40多岁很有经验的人,直到过了很久,***次见到她大吃一惊,原来这么年轻!


孟潭从事务所跳槽去书生网,薪水从2万多降到了8000块,但她***终却收获了一件意外的人生礼物,成了这位科学家的太太。


两年后,她和先生一起去了美国。之后的三年时间,经常在中国和硅谷之间往返,她以个人身份代理中美***申请,***年就赚了三百多万,日子很舒服,每个***都去海边度个假。但随着接触的企业家、科学家越来越多,尤其是CEO 、CTO们,她开始思考如何用互联网改变知识产权行业。

当时的情况是,知识产权领域的话语权由传统大所的***合伙人把控。在中国,很多企业做***是为了申请奖励和补贴,而不是商业目的,结果99%的***都是垃圾。而在美国,先有商业目的,再去研发技术,申请***。不是消极维护,而是***进入战略层面,积极保护商业事业落地和可持续。很多同行经常有误导行业的发言,也常常令她感到困惑,这种困惑有时候就变成了生气。


孟潭想改变这一状况,但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即便再聪明再勤奋,要做一个排名前十的大所,至少要花十年的时间,而且所能服务的企业也是非常有限的。只有用产业互联网的方式,靠技术才能弯道超车。


2015年,孟潭拿到天使投资,创办了权大师。权大师一出生,就提出要以技术力量推动知识产权行业服务模式变革,价值重构,并且以让每个企业平等享有***的知识产权服务为使命,让知识产权服务更简单。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