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093190053
新闻中心

瞭望|加快迈向知识产权强国——专访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

发表时间:2020-06-15 11:10:41 | 浏览:1699次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


“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


正在抓紧制定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纲要初稿已经完成


从“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4个方面着手,对新时代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作出系统谋划




image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


文 |《瞭望》


我国于2008年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


2020年已近过半,这一目标是否完成?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说,目前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他表示,十八大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大提升。2019年,通过《***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申请量和通过《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提交的商标申请量,已分别位居全球***和第三位,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效果、运用效益和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开启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时代。


“为了形成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接续推进、压茬进行的战略布局,按照***部署,《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2021—2035年)》制定工作已于2019年***启动,纲要初稿已经完成,并在一定范围内初步征求了意见。下一步将加快充实完善,并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报请***审议。”申长雨说。


强国建设迈向新征程




《瞭望》:你认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申长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从知识产权拥有量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2007年至2019年,国内(不含港澳台)有效发明***拥有量从8.4万件增长至186.2万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从235.3万件增长至2521.9万件。著作权、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数量也大幅增长。核心***、知名品牌、精品版权、优良植物新品种等持续增加。


从知识产权运用成效来看,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全国***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0.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11.6%。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自2007年的85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410亿美元,增长了近4倍。


从知识产权保护来看,我国基本建立起了符合国际通行规则、门类较为齐全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加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另外,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战略的认知率由2008年的3.7%提升至2017年的86.3%,创新发展、品牌消费、知识付费等日渐成为人们的习惯,“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风尚日益深入人心。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的这些成绩,都为我们下一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奠定了基础。


《瞭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申长雨:未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全新挑战。


申长雨:就机遇而言,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党***、国务院将知识产权工作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十八大以来,围绕知识产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论述,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知识产权对外转让有关工作办法(试行)》《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等多份重要文件,深刻阐明了做好新时代知识产权工作的重大意义、重要原则、目标任务、思路举措和工作***,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使我们的工作更具方向感、更有时代感,而且从内心深处进一步增强了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就面临的挑战而言,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这给知识产权工作带来许多新的课题,也推动我们走入知识产权的“无人区”,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


《瞭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哪些***工作要做?


申长雨:为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连续两年制定、印发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年度工作指引,统筹推进***质量提升工程、商标品牌战略和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加快由大到强、由多到优转变。面向未来,还有一系列工作要做。


知识产权工作是链条性的,它包括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等。我们经常讲,创造是源头,运用是目的,保护是核心,管理是关键。


首先是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时代主题,培育更多高价值核心***,积极指导企业做好海外***布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供给,推动中国向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跃升。


其次是围绕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强化源头保护;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大幅提高侵权违法成本;加快建立集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快速协同保护机制,为权利人提供便捷、***、低成本的维权渠道。同时,还要积极做好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再者是围绕知识产权运用和服务,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完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体系,大力培育***密集型产业,畅通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使之能够更好地产生效益、推动发展;结合机构改革,促进***、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的综合运用;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规范开展***代理、贯标认证等工作,为创新主体提供更加******的服务,促进创新创业蓬勃开展。


系统谋划知识产权保护




《瞭望》: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了78.98分,再创新高,这一数据意味着什么?


申长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大的激励。国家知识产权局致力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国际***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9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总体得分为78.98分,较调查启动之初的2012年提高了15.29分,客观反映出社会各界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效的充分认可。


2019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2019年11月施行的新修订商标法,提高了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额。出台了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规制商标囤积注册等行为。目前,***法正在做第四次修改,修改内容涉及20多个条款,在多个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和制度创新。例如提高了法定赔偿额上限。将外观设计***保护期由现在的10年延长到15年,很好地体现了***提出的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的精神。


二是强化知识产权源头保护。提高***、商标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进一步压缩审查周期,更好满足社会需求。2019年,高价值***审查周期压缩至17.3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缩短至4.5个月。同时,严厉打击***非正常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行为,2019年通报非正常***申请3.8万件,驳回非正常商标申请3.9万件。


三是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和执法指导工作。制定完善商标***侵权判断和检验鉴定标准,印发***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案指南,提高执法指导效果。2019年与市场监管部门共同部署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全年共查处***、商标等违法案件3.9万件,案值5.1亿元,罚没4.7亿元,移送司法机关724件。2019年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办理***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3.9万件,同比增长13.7%。


四是完善保护联动机制,推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建设。截至目前,在全国已建设33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20家快速维权中心,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低成本的维权渠道。将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的重要一环,对于***领域严重失信行为开展联合惩戒,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瞭望》:我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效果与社会期待是否一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还有哪些安排布局?


申长雨:目前来看,实际保护效果和社会期待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保护水平***提升,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并于11月由中办、国办印发。这是新时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为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回答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知识产权保护“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意见》主要从“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4个方面着手,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作出了系统谋划,即确立知识产权“严保护”的政策导向,构建“大保护”的工作格局,打通“快保护”的工作链条,塑造“同保护”的国际形象。


《意见》明确了两个阶段的目标,***阶段,力争到2022年,侵权易发多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的局面明显改观。第二阶段,到2025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保护能力有效提升,保护体系更加完善。


《瞭望》:在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申长雨:新修订的商标法将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倍数,由修改前的三倍以下提高到了五倍以下,将法定赔偿额上限从三百万元提高到五百万元。


在***法第四次修改中,加强了对***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明确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大幅提高侵权违法成本,对故意侵权规定了一到五倍的惩罚性赔偿,将法定赔偿额上限从现行的“一百万元”提高到“五百万元”,这在国际上都是比较高的。目前,***法修正案草案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次审议。


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机


图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是一种新概念水下机器人。这是科考队员在布放“海翼”7000 米水下滑翔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供图


助力复工复产 支持创新创业





《瞭望》:面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知识产权对复工复产能起到什么作用?


申长雨:运用知识产权,是推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促进经济创新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在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助力复工复产、支持创新创业等工作。


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与高校毕业生对接,引导高校毕业生“先上岗、再考证”,到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就业创业。


二是组织项目对接,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加强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帮助企业获取市场化高端服务。


三是推送疫情防控***情报,传授***分析技能,助力科研攻关。引导服务机构为抗疫技术提供全流程知识产权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代理援助等公益服务。

四是推进实施商标、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培育和助农富农专项行动、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运用知识产权助力精准脱贫。


五是组织***、商标审查员开展巡回审查、审理和辅导活动,落实应对疫情的各类便利化救济和绿色通道等措施,惠企助企。

图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