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093190053
新闻中心

133条措施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2020-2021推进计划

发表时间:2020-04-22 15:48:12 | 浏览:2380次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2020—2021年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计划。计划指出,推进***法修订审议工作,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动延长***有效期,加强药品***保护等。做好***审查指南配套修改工作。推进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制定中体现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条款。

 

 

2020—2021年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计划

 

一、制定修订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 推进***法修订审议工作,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动延长***有效期,加强药品***保护等。做好***审查指南配套修改工作。

 

2. 推进著作权法修订审议工作,增加侵权惩罚性赔偿条款,大幅提高侵权法定赔偿额上限,加大损害赔偿力度。

 

3. 视情推进商标法修改,加强商标保护和执法。

 

4. 推进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制定中体现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条款(持续推进)

 

5. 推进刑法修改,完善侵犯商业秘密罪相关条款,强化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执法、细化刑事程序及处罚、销毁侵权假冒商品、规范政府披露行为等的规定。

 

6. 视情推进行政许可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加强商业秘密和保密商务信息保护。

 

7. 视情推进电子商务法修改,强化电商平台责任,确保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相关条款与其一致,加强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8. 建立药品***纠纷早期解决机制(2020年10月底前完成)

 

9. 研究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加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推进)

 

10. 调研论证制定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持续推进)

 

11. 推进地理标志保护立法研究,开展立法项目评估论证。(2021年12月底前完成)

 

12. 推进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持续推进)

 

13. 推动出台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持续推进)

 

14. 修订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持续推进)

 

15. 修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完善行政执法机关向刑事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相关程序和要求。(2020年7月底前完成)

 

16. 制定***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业秘密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年8月底前完成)

 

17.加快出台***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2020年8月底前完成)

 

18. 出台打击网络侵权假冒的司法解释。(2020年8月底前完成)

 

19. 制定***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2020年8月底前完成)

 

20. 修改完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有关规定。(2020年8月底前完成)

 

21. 制定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公诉工作证据审查指引(2021年12月底前完成)

 

22. 研究出台著作权和邻接权执法保护指南。(2020年10月底前完成)

 

23. 研究制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办法。(2021年12月底前完成)

 

24. 研究出台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文书认证、证人证言等证据规则。(2020年10月底前完成)

 

25.制定关于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若干问题的意见。(持续推进)

 

26. 开展体育赛事转播版权保护调查研究(2021年12月底前完成)

 

27. 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案件证据规则。(持续推进)

 

28. 研究制定关于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公证悬赏取证工作指导意见、全国公证电子存证业务服务规范、第三方存证数据公证检认工作规范、关于推广应用公证电子存证技术的意见。(2021年12月底前完成)

 

29. 修订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2020年10月底前完成)

 

30. 出台政策文件,强化行政许可过程中的商业秘密和保密商务信息保护。(2020年10月底前完成)

 

31. 修订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持续推进)

 

32. 研究制定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加强数字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推进)

 

33. 研究编制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标准。制定出台治理电子商务平台盗版、侵权与假冒现象的政策文件。(2020年10月底前完成)

 

34. 制定出台销毁侵权假冒商品的政策文件。(2020年7月底前完成)

 

二、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力度

 

35. 制定出台商标侵权判断标准(2020年6月底前完成)

 

36. 推进修订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行政执法办法。(2021年12月底前完成)

 

37. 发布年度***、商标、版权、农业植物新品种等种类以及海关、文化市场等领域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的典型案例。(2021年12月底前完成并持续推进)

 

38. 开展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考评,指导监督各地提高执法效能。(2021年12月底前完成)

 

39. 开展海关“龙腾”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增加办案频次,建立按季度公开发布海关知识产权执法行动信息的制度。(2020年4月底前完成)

 

40. 加大对实体市场执法力度,增加办案频次,建立按季度公开发布实体市场知识产权相关执法行动信息的制度。(2020年5月底前完成)

 

41. 建立按年度公开发布假冒药品执法相关数据的制度。(2020年7月底前完成)

 

42. 打击存在健康和安全风险的假冒商品,增加办案频次,建立按季度公开发布上述执法行动数据和信息的制度。(2020年5月底前完成)

 

43. 研究建立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制度。持续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技术调查官工作机制。(2021年12月底前完成)

 

44. 推进***、商标侵权纠纷检验鉴定试点,完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体系,研究建立侵权损害评估制度(持续推进)

 

45. 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专项行动,组织销毁侵权假冒商品,从重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持续推进)

 

46. 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专项行动。推动先进地区开展版权新业态、新领域案件查处工作。(持续推进)

 

47. 加大文化市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深入开展网络表演、网络音乐、网络动漫市场规范整治行动,严查侵犯知识产权案件。(持续推进)

 

48. 开展打击套牌侵权现场销毁活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持续推进)

 

49. 组织开展打击侵犯植物新品种权专项行动。(持续推进)

 

50. 开展打击假冒药品执法行动,从重打击假冒药品和生物制品等相关产品。加强执法国际合作,与相关国家交换相应执法信息。(持续推进)

 

51. 开展***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仿冒混淆等侵犯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行为。(持续推进)

 

52. 深入开展打击刑事犯罪“昆仑”行动,从重打击侵权假冒犯罪。(持续推进)

 

53. 完善规范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工作制度,探索建立情报导侦机制。(持续推进)

 

54. 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批捕、起诉工作集中管辖制度。(2021年12月底前完成)

 

55.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的办案力度,依法监督纠正确有错误的民事、行政生效裁判和审判违法行为、执行违法行为。(持续推进)

 

56. 制定实施相关司法政策,强化适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以及从高适用法定赔偿、从重处罚知识产权刑事犯罪,以阻遏未来窃取或者侵犯知识产权行为。(2020年8月底前完成)

 

三、完善知识产权大保护机制建设

 

57. 加强知识产权行政部门与公安部门协作配合,及时作出行政解释,完善重大案件移送机制,健全涉嫌犯罪案件查办工作衔接机制,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持续推进)

 

58. 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司法确认试点,支持设立知识产权领域人民调解组织和律师调解工作室。(持续推进)

 

59. 开展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公证悬赏取证试点,开发并推广应用统一的公证悬赏取证平台。(2021年12月底前完成)

 

60. 推动建立国家知识产权局与*** 人民法院数据信息交换网络专线,明确信息交换范围。(2021年12月底前完成)

 

61. 研究建立***、商标行政确权与重大侵权行政执法案件的衔接和信息共享机制并开展试点。(持续推进)

 

62. 强化知识产权跨部门执法保护协作和长三角、泛珠三角等地区跨区域联合打假。(持续推进)

 

63. 加强人大监督,根据***法、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修改情况,适时开展知识产权执法检查。(持续推进)

 

64. 加强政协民主监督,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内容确定***政协提案,邀请提案委员、相关部门等开展专题调研。(持续推进)

 

65. 开展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规制商标恶意注册,开展非正常***申请排查监控。(2021年12月底前完成并持续推进)

 

66. 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联通,加强知识产权出质登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结果等涉企信息的统一归集共享公示。(2021年12月底前完成)

 

67. 公布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名单。对软件使用情况进行年度核查并向社会公布。(2020年8月底前完成并持续推进)

 

68. 深入推进***代理行业监管“蓝天”专项行动,精准打击违法代理行为。(2020年12月底前完成)

 

69. 开展知识产权仲裁、调解优先推荐试点。加大知识产权仲裁、调解组织和公证机构培育力度,研究扩展仲裁、调解、公证工作中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业务类型。(2021年12月底前完成)

 

70. 鼓励仲裁委员会之间加强行业合作,研究建立知识产权仲裁工作平台,制定行业仲裁规范。支持建立公证电子存证服务联盟,探索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在公证电子存证技术推广方面的应用。(持续推进)

 

71. 设立中国国际知识产权仲裁委员会。(2020年12月底前完成)

 

72. 制定发布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工作指引。(2021年12月底前完成)

 

73. 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鼓励支持志愿者参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作。(2021年12月底前完成)

 

74. 发布对外经贸合作合同知识产权条款团体标准。(2021年12月底前完成)

 

四、优化知识产权快保护关键环节

 

75. 持续提升***、商标审查能力,高价值***审查周期压减到16个月,发明***审查周期压减到20个月以内,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缩短至4个月以内。(2021年12月底前完成)

 

76. 探索建立商标注册、变更、续展等申请的快速审查机制。(持续推进)

 

<p style="margin-top:0;margin-right:0;margin-bottom:0;margin-left:0;padding:0 0 0 0 ;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