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协定(zui) 早文本于1925年11月6日通过,(zui)新文本是1999年文本,于2004年4月1日实施。近年来,海牙协定的缔约方不断增加,海牙体系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1月24日,海牙协定共有76个缔约方,其1999年文本有67个缔约方,包括65个国家和2个政府间组织。
近年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关注海牙体系的发展情况及中国加入海牙协定的可行性,按照“符合海牙要求、方便用户使用、减少业务调整、衔接国际流程”的工作原则,积极推进审查标准、申请及审查流程、通知书以及系统需求等业务筹备,并与WIPO国际局就中国加入海牙协定的审查业务问题展开多轮磋商,为外观设计国际申请的提交和审查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2021年6月1日,中国新修改的***法正式生效,外观设计的保护期限由修改前的10年延长至15年,消除了加入海牙协定的法律障碍,为加入协定创造了条件。***法修改通过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立即启动了加入海牙协定的国内报批程序,在司法部、外交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相关国内程序。2022年1月,经国务院审批同意,中国正式加入海牙协定1999年文本。
据介绍,通过海牙体系途径提交外观设计国际申请有两种途径,申请人可以向国际局直接提交国际申请;如果缔约方局允许,申请人还可以通过缔约方局间接提交国际申请。在海牙体系下,外观设计国际注册在5年的首期内有效,可以5年为期进行两次续展。在每个受1999年文本约束的被指定缔约方,国际注册获得保护的期限至少应为15年,并且直至那些缔约方各自的法律所允许的***长保护期限届满。权利人应当在每期届满前向国际局提出外观设计国际注册的续展请求,并缴纳相应的续展费用。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加入海牙协定不仅有利于中国积极融入外观设计全球化体系,助力中国创意、中国设计、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而且有利于促进全球工业品外观设计领域发展,让世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