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一、从政策上面来讲
宽松的创新创业政策助推,推动了***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在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的数量突破了20万家。 而随着高企数量的不断增加,等到以后我国高企数量达到预期目标后,试问,高企补贴还会一直有吗?政策还会宽松吗? 所以,企业一定要尽早开始进行高企申报,早准备,早规划,早立项。 二、从企业发展来讲 众所周知,成功认定为***企业好处多多,主要的两个好处就是税收减免(可执行15%(认定前25%)的优惠税率)及资金奖励。 而通过认定越早,享受优惠也就越早,企业也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所以说,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高企认定成功率,企业一定要提前准备。那么,高企认定有哪些前期准备工作呢?
尽早获取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高企申报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认定评审的主要得分项。知识产权(自主研发、转让、授让)方面的工作需要尽早完成。 提前归集财务费用 高企认定工作指引中明确了研发费用归集的范围: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以及其他费用。同时明确指出企业应对研发费用进行单独列支并单列到具体研发项目。
而如果企业在前期并没有将研发费用单列到项目甚至没有在账内单独列支研发费用,那么必然导致企业财务人员在申报高企认定时,才临时按照「指引」要求,按项目对研发费用逐项进行归集、认定,工作量非常大,有时甚至都是在做无用功。因此,提前归集财务费用是十分重要的准备环节。
事前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体系
认定条件要求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比例要在10%以上。这就要求企业要建立人力资源体系,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通过***化、系统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满足公司和员工发展的需求。 预先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主成果一般有硬件、软件、工艺、方法、服务等,副成果一般有标准、***、论文、图纸、著作、报告等。科技转化成果,是高企认定的认定条件中另一项高分项,因此,在这一项做好工作,是直接可以提升高企认定成功率的。 因此企业要在前期做好项目规划与定位,做好立项评估,注重立项管理,建立制度保障使风险可控;同时还可以借助外力,突破技术难题,以此推动企业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才能使其在评分中拿到高分。 规范组织管理 高企认定工作指引指出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评分占比20%,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研发过程中对研发流程的梳理、管理制度的执行、奖励政策的体现都要明确规范。 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中形成的材料是很多的,有些材料是证明成果的,如知识产权证书;许可使用合同、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有些材料是可以验证过程的,如省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通知、委托科研协议、行业专家对研发工作的评价会议意见等。